服务热线
020-123456789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当下正值高校毕业季,割韭菜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上网求职。成都场监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在知名网络短视频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进行直播授课推广,高新管局打着“包教包会,区市不会全额退款”“包就业”“七天快速回本”“为自己投资”等极具诱惑力的提醒宣传口号吸引消费者付费报名,但在收取高昂的小心型职训培训费用后不管不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被新
6月25日,业技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汇总介绍了4种常见的割韭菜职业技能培训类别,提醒广大求职者和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成都场监群体加以辨别,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高新管局
职业技能类
如“注册消防工程师证”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区市该项考试报名需满足报名条件,提醒包括但不限于学历、小心型职训工作年限等。被新
该类培训的常见套路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宣传“低门槛-提供资源”,通过考证挂靠获利,由公司推荐企业进行证书挂靠,年挂靠收入在8万元至12万元;缴费之前承诺考不过全额退款,当消费者实际报名缴费后,才知自身并未达到报考条件,咨询工作人员后回复可以通过企业代报名方式进行报考,公司会帮助寻找企业,以该企业员工身份给消费者报名;针对该公司欺诈和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要求退款和赔偿,商家便利用合同中不公平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款权利。
副业、兼职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类
如“播音配音”“游戏原画”“日系立绘”“剧本杀写作”“PS视频剪辑”“成人编程”“影视后期”等,经查询, 这类职业技能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于没有其他更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而发展变异,导致乱象丛生。
该类商家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如出一辙,具体为: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广告推广;以“零基础学,0元领取试听课程”“免费领取资料、体验课程”“关注加群”“视频评论区评论领取资料”“试看学习视频”等形式寻找意向客户;以“获取优惠名额,数量有限”为由催促缴纳定金锁定意向客户;对于未坚定报名的学员宣传“包教包会”“推荐兼职渠道、边学习边兼职”,同时展示虚假收入图片,让学员放下顾虑,加速推进成交。
通过逐步拿捏消费者心理,对于支付能力不足的消费者,以预期收益、减缓资金压力为由进一步劝导其分期贷款,分期贷款形式有三种:某支付平台的某呗;线上学习平台合作的第三方贷款机构;直接和培训机构推荐的第三方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合同。
缴费前后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别大,培训质量低劣,效果名不副实,学习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学员实际并未享受到商家承诺和在合同协议上约定的服务,要求退款和取消分期就被商家各种拖延处理。
短视频运营类
“一夜爆火”的刺激,短期快速致富的吸引,掉入“买课即实现盈利”的幻境,这些都有可能让消费者“心动变心痛”。一些机构声称“缴费报名即获得五大保障:保障一,无任何二次收费和其他消费;保障二,老师操盘带你至少运营到拥有一万或数十万不等的粉丝;保障三,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至少5000元保底收入,而基础好的同学,保底收入甚至能达到8000元;保障四,签订教学合同、加盖公司公章,支持开发票;保障五,学不会直接退款”。
看似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可在一些不良培训机构眼里,所谓的“亲自授课,帮推广”是需要消费者自己付费投流,所谓的“合同保障”并未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所谓的“优秀讲师”也有可能是虚假人设包装,所谓的“精品课程”也有可能是网络资源的整合拼接。检索多家网络投诉平台发现,这类投诉高达上百条,原因多为“商家无法联系”“拒绝退款”。
电商开店及运营类
此类纠纷主要为跨境电商代开店代运营退费纠纷。相关公司承诺“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没开店成功可以退学费”“10天不回本即可全额退款”“帮助提高店铺订单量和人流量”“不用自己操作货源、运营,轻松开店,月入过万”,从而吸引消费者报名签约。
消费者缴纳代开店的相关费用以及课程培训费后,才发现并无实质培训内容,宣传说的电商开店教学、店铺装修美化、产品上架等各种操作培训,在合同上面却写的是咨询,商家实际也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只能由消费者自己看视频学习。培训公司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也不予解答,甚至态度相当恶劣,并且还推销其代运营业务,费用1万到3万元不等,谎称“在家坐等收益”。
经实际查询,相关公司存在征信问题且公司实际操作与承诺的服务并不匹配,待消费者反应过来要求退款时,要么拖延,要么要求扣违约金,更有甚者直接失联。其中的风险点在于,消费者缴纳代开店和代运营的相关费用,而商家实际并不具备实现承诺事项的资质和能力,且在代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等风险。由于营业执照信息和法定代表人均为消费者自身,一旦相关代开店代运营公司跑路失联,那么消费者最终将蒙受无法预估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佳榕江苏省消保委:Keep、咕咚等运动APP售卖商品问题多 重庆18家医疗美容机构被立案查处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河北召开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座谈会 报道追踪:蹊跷的证明文件 河北发布公共场所停车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超六成消费者遭遇过“霸王条款” 涉黄涉赌擦边球不断 直播平台饮鸩止渴拼流量 95后传播摩梭文化,从外乡人到“博物馆尔” “低价捡漏”套路深 “任意住”难任意 深圳公布一季度投诉热点 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 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手作渐热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 北京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6类商品单件最高补贴1000元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书写“敦煌故事” 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录音” 上海市消保委: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山东加强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 入选无门槛 评奖无限额 食品企业为何追捧“洋”金奖? 韦纳教育资金链断裂停业 福州市消委会约谈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 网上投保选正规渠道 防自媒体不当营销 SDK违规搜集个人信息被曝光 上海市消保委将持续发布最新测试信息 文创设计何以圈粉“Z世代”? 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 报道追踪:欧派公司接受天津消协整改建议 2021款卡罗拉上市 加配不加价 深圳市消委会支持起诉,失联商家的股东主动为消费者退款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7类产品消费提示 6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电动牙刷 报道追踪:欧派公司接受天津消协整改建议 入选无门槛 评奖无限额 食品企业为何追捧“洋”金奖?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历史文化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湖北武汉曝光6起典型案例 四川发布防范传销提示:传销套路“变脸” 骗人本质不变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江西重拳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湖南召开网络直播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会 为网络直播营销把脉问诊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数字化赋能美好生活 防疫情 保春运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数字化赋能美好生活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大寒 坚冰生春水 寒尽盼春归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曹猪儿”变身带货达人 北京石景山紧急彻査汉堡王 未发现问题 四川发布防范传销提示:传销套路“变脸” 骗人本质不变 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晶 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广东破除转供电“堵点” 确保电费红包惠及用户 SDK违规搜集个人信息被曝光 上海市消保委将持续发布最新测试信息 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 手作渐热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 正月里还藏着你不知道的小节日 创造吉尼斯记录、火爆十年,这个小村有啥秘诀? 江苏省消保委:促销花样、快递问题成今年双11消费“槽点” 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江西重拳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